五邑鄒振猷學校
F.D.B.W.A. Chow Chin Yau School
生態活動
小紅耳成長日記

早前在天台的「綠桃源」紅耳鵯築起了一個鳥巢,還誕下三隻鳥蛋。在6月18日早上,我們更發現三隻鳥蛋成功孵化了。

6月14日

校工叔叔在天台「綠桃源」再次發現一個鳥巢,且鳥巢內更有三隻鳥巢。經觀察及搜集資料後,鳥媽媽屬於「紅耳鵯」品種的鳥類。

6月17日

紅耳鵯媽媽成功孵出三隻小紅耳。

6月18日

小紅耳正等待媽媽的餵哺。

6月21 日

經紅耳鵯媽媽的悉心照顧,三隻小紅耳都羽翼漸豐,慢慢地長大了。

6月28日

在鳥爸爸和鳥媽媽的悉心照顧及教導下,三隻小紅耳終於學會飛及捕食,三隻小紅耳要離開爸爸、媽媽獨自生活了。祝願小紅耳能平安長大!

在這個「小紅耳成長過程」中,令我們深深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多麼的偉大。鳥爸爸和鳥媽媽為了成功孵化出小紅耳,牠們先要在隱蔽的地方築起鳥巢,鳥媽媽負責孵化鳥蛋,而鳥爸爸在附近時刻監察,以免鳥媽媽及未出世的小紅耳遇上危險,幸好,這次三隻鳥蛋成功孵化。小紅耳出生後,紅耳爸爸和媽媽,終日不停地外出尋覓食物,餵養小紅耳們。當小紅耳開始長出羽毛時,紅耳爸爸和媽媽又開始教導小紅耳飛行及捕食的技巧,確保牠們有能力自我照顧。最後,紅耳爸爸和媽媽完成了牠們的責任,而小紅耳亦離開了爸爸媽媽,獨立生活了。

為了培養感恩心,我們特別舉辦了「小紅耳的祝福卡」及「給小紅耳/小紅耳父母的信」活動,讓學生們表達他們的祝福/謝意。

 

 

小紅耳的祝福卡
給小紅耳/小紅耳父母的信
小翁翁的成長日記

我們在「夢蝴廊」發現了兩個鳥巢,鳥巢內分別有三隻和兩隻鳥蛋。經觀察及搜集資料後,我們發現是白頭翁的鳥巢。我們借這次難得的機會,就地取材設計了一個「小翁翁的成長日記」生命教育活動。

目的:
  • 透過生命教育活動,讓學生對生物多樣性和生命週期等基本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,並培養他們對生命科學領域的興趣,以及珍惜生命的態度
  • 透過學習和體驗生命的奇妙之處,讓學生意識到他們的父母和長輩對他們的照顧和奉獻,從而培養出孝順和關懷之心。
活動內容:

舉行時期

活動內容

2/5-16/6

預備工作

  • 利用CAM安排實時播放鳥巢現況,並於地下大電視及網上實時播放白頭翁的情況

6/5

  1. 孝親節啟動
  • 於孝親節當天講述白頭翁媽媽在夢蝶廊築巢孵蛋事件,由TAMMY校長主講,並利用ZOOM即時播放鳥巢現況
  1. 白頭翁大搜查
  • 於5月6日集會宣傳活動
  • 班主任派發任務紙,著學生搜集相關資料,不同年級有不同的重點:
    • P1-2:認識白頭翁的特性
    • P3-4: 認識白頭翁的孵蛋過程
    • P5-6: 認識白頭翁如何築巢及鳥巢結構
  • 學生將任務紙交回,可獲星空金幣1個
  • 將任務紙夾在操場展示學生所搜集的資料

6/5-10/5

  1. 告示牌製作
  • 由視藝學會協助製作告示牌提醒學生不可走近夢蝶廊,以免影響白頭翁進行孵蛋

13/5

  1. 介紹展板
  • 於雨天操場展示有關白頭翁的資料,包括白頭翁的特性、白頭翁如何築巢、鳥巢結構、及白頭翁的孵蛋過程
  1. 繪本故事分享
  • 於生命教育課進行與小鳥孵蛋相關的繪本故事分享

20/5(一)

  1. 短講
  • 預計雀蛋已孵化為小鳥,由TAMMY校長於當天進行週會,將事件與父母對兒女的愛連繫起來,讓學生明白到他們的父母和長輩對他們的照顧和奉獻

考試後

  1. 祝福咭/寫信活動
  • 於生命教育課時段由學生寫上祝福咭(P1-3)/信件(P4-6),完成後於操場展示
活動照片:
後記:

經過兩星期的觀察及等待,我們發現小翁翁媽媽一直沒有回來孵化鳥蛋,最後小翁翁也未能成功出世,十分可惜。

究竟小翁翁媽媽為何沒有回來孵化鳥蛋呢?同學們,嘗試找找資料吧!

天台有機種植活動

有機種植由五、六年級同學負責,同學們需要每天輪流到天台照料各班的田箱,包括澆水、施肥、除草等工作。除加深學生對有機種植的認識外,更可以培養責任感。

水耕種植

水耕種植由四年級同學負責,包括播揰、添加營養液,以及收割等工作。當水耕種植有收成時,我們會與家教會協辦「水耕蔬Pou-Up Shop」,進行水耕菜義賣,有關收益用作持續發展生態教育活動。

地址: 新界屯門蝴蝶村兆山苑
電話: 24671882
傳真: 24642977
Powered by Friendly Portal System v10.18